10月2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和我院共同主办、求是网作为媒体支持单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高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国内40多所高校80余位专家学者,立足于中国道路、中国逻辑和中国理论,共同探讨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卢新波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卢书记简要介绍了浙江财经大学学科发展特色和优势,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的发展进步,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郝立新教授、浙江省社科联陈先春副主席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论坛开幕式由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华正学教授主持。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郝立新院长为大会作了题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及其规律》的主旨报告。郝立新教授指出,改革开放波澜壮阔,40年来的中国道路和中国逻辑急需逻辑阐释和理论概括。站在历史的节点,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特质,从世界历史的高度重新审视中国的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重要任务。
会议中,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这一议题展开对话与交流。浙江省社科联陈先春副主席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创新实践。结合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人民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刻解读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的科学内涵。北京大学郭建宁教授站在历史的高度,全面梳理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中国广泛传播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进而深刻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和根本任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永贵院长探讨了《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密码”》,从思想路线、根本保证、基本立足点、价值取向、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和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等六个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成功的实践经验。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颜晓峰教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课题》的主题发言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多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的目标和步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的不懈追求。颜教授认为,面对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全面分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与矛盾,深入探究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既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
济南大学包心鉴教授在题为《改革开放怎样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发言中,强调4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深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人民性、科学性和中国共产党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时代品格。同时包心鉴教授强调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消除零散的、拼盘式的研究,要立足思想整体科学地揭示其内在规律。
上海财经大学汪青松教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为切入点,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本土化、时代化、大众化和践行化等特点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性、使命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具体表现。
在《如何把握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与丰富内涵》的发言中,中国人民大学汪亭友教授分析了新时代的判断依据,并就如何正确把握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和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作了深入探讨。汪亭友教授指出,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站在历史的节点,我们应该从自身发展和人类总体发展趋势的双重角度来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
北京科技大学左鹏教授阐述了《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并特别就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和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左鹏教授认为,改革开放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能用僵化、教条化和绝对化的思维看待改革开放。
论坛聚焦8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精彩的发言和热烈的讨论使整个会场激发着思想的火花,展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激情和风采。本次高端论坛,既加强了国内学者的学术交流,又促进了对改革开放40年经验的总结提炼,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野。
同时,本次高端论坛还得到了求是网的大力支持。求是网第一时间对论坛召开进行了跟踪报道。我校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大学生德育心育研究所和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财经大学基地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单位,对论坛的成功举办也做了重大贡献,较好地展示了我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扩展了我院在全国学界和同行中的影响力、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