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6年1月。学院依托财经类高校的特色优势,秉持“守正创新、敬业奉献”的院训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上好思政关键课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科研和社会工作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落实党建领院、教学立院、学科强院、人才兴院、科研活院、文化塑院“六大战略”。全院上下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和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
学院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历史沿革可追溯至社科部、人文学院。2006 年获得硕士点,现有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硕士点,在校研究生 60 多人。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基地、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以及浙江省“八八战略”研究院副秘书长单位。学院设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 5个教研部和 4 个师生党支部。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近6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达90%。学院拥有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浙江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浙江省 “151 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浙江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以及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初步形成了一支师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发展后劲充足的教师队伍。
学院承担着全校 2 万多名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开设了 20 余门 “思政课 +” 拓展课、通识课等课程。多名教师荣获教育部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二等奖、省“青教赛”特等奖以及浙江省“思政星课—我最喜爱的思政课教师”等荣誉。《思想道德与法治》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另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3 门、省虚拟仿真实验课 2 门。学院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工作得到了《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有效。
近5年,学院新增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多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自然辩证法研究》《Psychophysiology》等国内外权威、CSSCI 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多篇,出版学术专著近20部,获省部级领导批示4次,成果获得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多项,科研能力后劲十足。
“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坚定“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根正苗红办院立场,聚焦 “一核使命”,狠抓“两大重点”,做好“三篇文章”,破解“四大矛盾”,推进“五力建设”,为早日建成省内一流、特色鲜明、国内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马克思主义学院而努力奋斗!